学区房注定住不好?这个广州妈妈偏不信!
举全家之力,买下破旧学区房,为了投资孩子的未来,很多人不惜牺牲自己当下的居住质量。

位于广州老城区的学区房外观
但今天的屋主偏偏不愿在居住品质上妥协,她请来设计师,成功将2室2厅、衣帽间和三分离卫浴,塞进了不足50㎡的学区房。
“成绩虽重要,但成长环境也一样重要呀!”

建筑面积:55㎡
(得房率约90%)
户型:两居室
装修花费:30W(硬装20W)
房屋坐标:广州 越秀区
认识TA

设计师:凌英麒
一宅一物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室主理人、设计总监,从业8年,奉行经济、实用、美观三大原则,希望通过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,?将建筑、室内与环境相融合,构筑舒适与品味并存的居住空间。
房屋信息

改造前·户型平面图
老房虽方正,但改造前毫无动线布局可言。
厨卫相邻,每次去洗手间都要从厨房绕,因为仅单面采光,家里一半是暗室。

改造后·户型平面图
根据空间结构,及屋主一家的居住需求,设计师对空间布局做了如下调整:
○?主卧与客厅调换位置,真正实现动静分离;
○?借部分入户面积,为主卧新增衣帽间;
○将厨房移出来,形成客餐厨一体空间;
○?全屋嵌入式收纳,入住一年整洁如初;
○?卫浴间与原厨房打通,实现洗漱台、淋浴、马桶三区分离;


向左滑动,查看更多改造前后对比


巧用软膜天花,为暗室模拟自然采光

重新调整布局后,公共空间被调整到“暗室”区域,采光好的一侧留给主卧和儿童房。
入户与餐厨相连,设计师在两功能区之间,定制了一个可双面使用的矮柜,一侧作鞋柜,另一侧作厨房空间的补充收纳区。


点击图片,可查看大图细节
考虑到“暗室”的采光问题,设计师在玄关顶面自制软膜天花,用区块链灯+亚克力薄膜,模拟自然采光的效果,让空间整体更透亮。
关于软膜天花,宅sir之前也给大家安利过,点击??链接??可跳转查看。






向左滑动,查看软膜天花施工过程
六步,获得一个能发光的天花板:
1. 天花板四周打木龙骨框架
2.?木龙骨四周加装铝合金架
3. 顶面安装区块链灯,某宝就能买到
4. 灯光测试,确认光源和色温
5. 将亚克力薄膜固定在铝合金架上
6. 最后用吹风机,将亚克力薄膜吹平并收口

玄关的软膜天花,整体花费约1000元,设计师所选的区块链灯,可调节三种色温,屋主能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变化。


利用方形拱门,巧妙破解“横梁压顶”

从玄关进来,就是开放式餐厨区。
因房屋框架结构的缘故,拆除墙体后,发现玄关与餐厨间有根高0.52米的横梁,为破解“横梁压顶”的尴尬,设计师在过渡区做方形拱门美化。

找木工在房梁两侧分别做“1/4圆拱”,将房梁做成门洞,自然过渡空间。

餐区临近卫浴间洗漱台,洗手-用餐动线合理。

设计师通过调整卫浴间布局,为餐厅争取到一整面嵌入式收纳柜体,冰箱特意找平墙面,无拉手的柜门设计也让空间看起来更整体。

考虑到屋主下厨的机会少,且只有周一到周五住在这边,周末和节假日就会回到白云区的大房子,所以这边的厨房仅保留基础使用功能。
电陶炉相对来说,油烟会小一点,橱柜下嵌入了西门子洗碗机,饭后能留出完整的亲子时间。

吊柜下方加装了手扫感应灯带,补充操作台照明。为方便日常打理,橱柜的门板特意选了烤漆玻璃,减少缝隙,避免藏污。


筒灯+灯带结合,暗室秒变亮

餐厨视角看向客厅,尽头是一张宜家的转角沙发床,有客人来时能展开当床用。

客厅照明方案
公共区因为是无窗“暗室”,整体采用了灯带+筒灯结合的布灯方式,沙发区墙面暗装灯带区域性提亮,筒灯作点状照明,兼顾氛围营造。

除此之外,设计师在儿童房与客厅之间的隔断墙上开了一个拱形玻璃窗,白天能将儿童房的自然光引入室内,晚上玻璃窗能从内部关闭。


调整布局,新增衣帽间

主卧改造前后布局对比
将原客厅与主卧调换后,设计师借用一部分入户空间,在卧室入口处新增了一个小小的衣帽间。

设计师在正对主卧入口的位置设置挂衣区,隔夜衣和临时换下的衣物能随手挂在这边收纳。挂一区左侧连接衣帽间,右侧是进入卧室的入口。

衣帽间内,宜家艾格特收纳架可根据收纳需求自行组合,因空间小仅以软帘遮挡。


主卧以白绿为主调,墨绿色背景墙有助于睡眠氛围的打造,大面积的白让小卧室看起来更透亮。


定制2米2长桌,陪读也能有互动感

临窗区定制2.2米学习桌,方便小朋友学习,也能为妈妈后期陪同学习提供空间。

书桌区域以方拱形吊顶装饰,与餐区方拱形门洞相呼应。右侧靠窗的位置,设计师利用承重柱做了一个开放式壁龛储物区,能随手放一些小朋友常用的工具书。

书桌左侧连接整面大衣柜,搭配黑色窄边拉手,视觉上不会太单调。儿童床是爱格板定制的,床头及床下都预留了储物空间。

床头可开合的玻璃窗连接客厅,主要是给客厅二次采光用的,小朋友睡觉后,从内侧关闭,隔绝客厅灯光,儿童房依旧是一个私密空间。


三区分离,塞下1.4米洗漱台

为解决卫生间的“早高峰”,屋主奢侈的在不足50㎡塞下个三区分离卫浴间。
卫浴间干区入口做圆拱门,与餐区拱门呼应,也让进入卫浴间有了小小的仪式感。

洗漱区1.4米长的洗漱台可供全家人使用,玻璃折叠门能有效隔离淋浴区的水汽,让两功能区能够完全独立使用。

干区墙面整体采用防水漆与水磨石瓷砖拼贴的形式,洗漱台对面就是马桶间,设计师利用墙体结构,在入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嵌入式储物区,左侧供马桶间使用,储存卷纸日用品。

右侧开放式壁龛供洗漱台使用,用来收纳洗漱用品,能有效释放台面空间。

马桶间内,壁挂式马桶方便日常打理,左侧特意设置开放式储物区,方便收纳垃圾桶和纸品。

卫浴间视角看餐厅
不足50㎡的老旧学区房,经设计师改造,让人完全忘记了之前逼仄、拥挤的模样,原来住在“老破小”里也能让生活充满期待!
??
━
???戳图联系设计师??
??
━